新质赋能携智而来,与富思特共探涂企发展新路径--罗斯夫-罗斯夫
新质赋能携智而来,与富思特共探涂企发展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08-20 11:26:07浏览量:2

8月18日,新质赋能智造传奇团队走进首都北京,来到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富思特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东华及技术团队,围绕产品创新技术、行业痛点、企业定位与未来布局,展开了一场兼具实践指导性与战略前瞻性的探讨。

交流之初,罗斯夫商学院院长韩雪君率先介绍了新质赋能智造传奇团队的组建背景、历程,以及一路走访服务赋能过的涂料企业,清晰勾勒出团队的专业底色。

随后,韩雪君分享了仿石漆企业破局突围的“九大经验”。这套被业内喻为“九阳神功”的方法论,绝非零散策略的简单叠加,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将产品研发、差异化、客户获取、渠道招商、交付保障等全链路环节紧密串联,既为企业指明战略方向,又提供可落地的执行路径。无论是中小涂企面临的“增长瓶颈”,还是成熟企业遭遇的“转型困惑”,可以从中找到适配的破局思路。

在战略定位的深度剖析环节,新质赋能团队组长易兵将焦点对准富思特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材料商”与“服务商”两种模式的辩证思考。他指出,这两种定位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企业基于自身资源与目标的战略取舍:“材料商”模式的核心逻辑是“以规模换利润”,像行业内部分头部企业那样,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如批量采购降本、高效物流配送)与渠道铺货效率,以“品牌+性价比”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赚取稳定的材料利润,但需在产能规模与成本控制上持续发力;而“服务商”模式则更注重“以增值换壁垒”,企业不止提供涂料材料,还需配套施工指导、售后修复、油工培训等全流程服务,通过“材料+服务”的组合拳提升客单价与客户粘性,规避纯材料领域的价格战,但对服务团队搭建、本地化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易兵的分析没有停留于理论,而是结合富思特的业务特点,为其提供了贴合实际的定位参考。

作为深耕建筑材料领域近三十年的“老兵”,富思特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做建筑环保、节能、装饰技术的领航者”的愿景,以“一切只为建筑更美好”为使命,逐步构建起覆盖“涂料+保温”的全业务生态——从建筑涂料、外墙外保温系统,到保温装饰板、地坪体系,再到前沿的纳米新材料、装配式部品部件,其业务版图涵盖研发、生产、销售与施工技术服务全链条,真正实现了“一站式解决建筑材料需求”。

在研发层面,富思特的表现尤为亮眼:与中科院化学所等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共建产研融合平台;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载体;更凭借独家技术,成为行业内唯一具备功能性材料合成能力的企业,技术壁垒可见一斑。

生产端,其在全国布局的北京、成都、河间等七大生产基地,均采用PLC中控自动化生产模式,搭配生产过程扫码监控系统与全流程ERP信息系统集成,真正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与可视化,既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又提升了产能响应效率。

市场口碑与荣誉认证,更是富思特实力的直接印证:连续15年蝉联“中国房地产500强首选供应商”,成为众多头部房企的信赖伙伴;担任国家建筑涂料标准副主编单位,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彰显专业话语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标志着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从人民大会堂、鸟巢等国家级标志性建筑,到知名地产项目,富思特的产品遍布全国2000多个城市,超4万个精品工程见证着其品质实力。

刘东华对“新质赋能”团队带来的经验分享表示认可。他表示,这场对话为富思特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在“新质赋能”经验的启发下,富思特将进一步明晰战略方向,在技术创新、模式升级上持续发力,续写属于自己的“智造传奇”。